您好,歡迎閣下來到 香港中樂號
滾動資訊:
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普洱江湖 > 普洱茶山頭

貢茶之地:易武古鎮,品味易武文化(二)

來源:網絡作者:檢茶官 時間:2018-02-05 23:03:04
我要投稿 字體大小【

 

貢茶之地: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古鎮,品味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文化(二)

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,出名優茶而著名。據茶葉質量檢測表明,這裏古樹茶葉品質優良的主要因素是:植被保護較完整,生态環境平衡,大氣無任何污染,古茶樹、古茶園四周森林茂密,山青水秀,養分充足,極有利于茶樹的自然生長。

氣候濕熱,光、熱、水、土自然條件優越,使這裏的古茶樹常年生機盎然,發芽早,育芽能力強,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,年可發多輪多次,年生長期近10個月,2月下旬開采,11月中旬結束。

内含物豐富,在相同條件下測試,易武古茶園茶葉的茶多酚、水.浸出物、兒茶素指标,明顯高于其他産茶區的同類品種茶葉。

易武茶文化

中國是茶的故鄉,制茶、飲茶已有幾千年曆史,名品荟萃,主要品種有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、花茶、白茶、黃茶、黑茶等幾大類。茶文化根植于華夏文化,源遠流長,因爲它具有厚重的内涵,具有傳承的載體,具有流動的血脈,成爲不老的精靈。有一首詠茶古歌這樣寫道:“一百零兩片茶葉在狂風中變化,單數葉變成了51個精悍的夥子,雙數葉化爲25對半美麗的姑娘”,這是關于茶創世的傳說,也充分體現了人們對茶崇拜的信仰文化。

貢茶之地: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古鎮,品味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文化(二)

圖爲:易武傳統烤茶

自“茶聖”陸羽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書《茶經》問世後,相繼出現了許多茶文化專著。這些内容豐富深刻的茶道專著同明清時代的茶文獻一起,構成了舉世無雙的中華茶文化寶庫。古代衆多的茶道專著,盡管年代不同、流派不同,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,即一切外部表現都是爲反映茶的自然美,反映茶的“鮮香甘醇”,絕非爲表演而表演。

宋徽宗趙佶的《大觀茶論》中,對點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詳盡的描述,還把茶道精神概括爲“祛襟、滌滞、緻清、導和”八個字。衆所周知,茶最早是作爲藥物在百姓中使用的,明代以前叫吃茶,繼而叫喝茶、飲茶到啜茶、品茶,其實反映了茶從食用、藥用到飲用的演變過程。不管喝也好、品也好,都是吃,唯有吃才最真切,俗到極處乃大雅。在這過程中,有了文化的參與,有了文人墨客的參與,茶才漸漸地有了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,從而具備了形成茶道的必要條件,這就是當今茶道的本源。茶與禅,看似不相關聯,但實際上其源皆在中國。

貢茶之地: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古鎮,品味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文化(二)

圖爲:散落叢林的石獅

易武茶山人民在千百年的生産實踐中,形成了易武普洱茶特有的傳統生産工藝。唐代樊綽在《雲南志》中寫到: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法。蒙舍蠻以椒、姜、桂和烹而飲之。”這段文字講了三層意思:一是講唐代銀生府屬地諸山産茶,二是講當時茶葉的生産制作工藝不規範,三是講烹茶技術獨特。到了明代,雲南茶爲“普洱茶”,制作工藝爲“蒸而成團”,當時的雲南人,無論是士人還是庶民都飲用普洱茶。清代,普洱茶名聲大振,易武茶也以其獨特口感逐漸顯露出其名貴地位,“名遍天下,味最酽,京師尤重之”。随着名重天下,普洱茶的制作工藝有了重大的突破。出現了五斤重團茶、三斤重團茶、一斤重團茶、四兩重團茶、一兩五錢重團茶,還有芽茶、蕊茶、茶膏等計八個品種。珍品有毛尖、芽茶、女兒茶等。各種規格品種的茶都有明确的工藝。

貢茶之地: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古鎮,品味<a href=https://www.zlhtea.com/puer/yw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易武</a>文化(二)

圖爲:新創作的易武古茶字磚茶

千百年來盡管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但傳統普洱茶的加工技術、生産工具、産品标準,甚至茶飲習俗至今都還在延續。這種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制作工藝,隻有當你親臨茶山,走訪古茶莊,去體會那種傳統、質樸、民族味濃烈的制茶工藝時才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。本文節選曾麗雲《易武—古茶第一鎮》一書。

免責聲明: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,僅為提供更多資訊,也不構成任何建議,對本文有任何異議,請聯絡我們!

最新更新

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,成立於香港,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。創始人希

2024/09/30

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,成立於香港,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。創始人希

2024/09/30

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,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,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,

2022/10/31

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,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,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,

2022/10/31

古樹茶關於.古樹茶聯系.古樹茶留言.古樹茶網站地圖古樹茶.FB

地址:香港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51號
聯系電話:+852-2374 6188
WhatsApp:+852-92356000
地址:深圳市羅湖區建設路1046號4樓025A
聯系電話:13612850510
©2003-2024 香港中樂號茶莊 版權所有

  • 高級評茶員個人号
    微信掃碼關注

  • 知樂茶學院服務号
    微信掃碼關注

  • 知樂茶學院訂閱号
    微信掃碼關注